巧太太燃气灶北京维修电话号码
2022-05-04 来源:我的读书体悟
86年前
历经近4个月
中央红军创造了
从四渡赤水到巧渡金沙江
这一人民军队以弱胜强
变被动为主动的战地奇观
86年后
天津大学“80后”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程斯宇
把“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示意图
用了近2个小时
手绘在天津大学的黑板上
每画一次
都是他与86年前那场战役的
一次无声的对话
“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原本只是程斯宇去年秋季学期开设的 “中国共产党历史”课中的一个章节,但去年第一次讲完后,应师生们的强烈要求,这个章节以专题课的形式被不断加开。加开的课在周六下午,于是,很多同学就放弃周末休息前来听课。
和往常课上着装一样,程斯宇一身西服,打着红色领带,在教室里边踱步边休息。上课铃一响,他才一脚迈上讲台,这是属于他的仪式:“这一步永远是让我怦然心动的一步。”
程斯宇没有开话筒,洪亮的声音灌满整个教室:“同学们,为什么说长征是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这样的壮丽史诗究竟是怎样谱写出来的?从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这堂课中,大家就能找到答案。”
程斯宇在学校里圈粉无数,想听他的课,需要在学校平台秒杀,但是即使抢不上也可以来现场找个地方站着听。
一个多小时的课,程斯宇面前没有纸质版讲稿,所有内容全刻在他心里,听讲的同学们,谁也没有低头做笔记。
“此时,正是清明节前夕的这段时间,连日阴雨,天空乌云密布,不便于敌机侦察。这是我军隐蔽突进的绝佳时机!”程斯宇的讲述一下把所有人的思绪带入当年的场景,教室里没有任何杂音:“当敌机来袭时,毛泽东同志的夫人贺子珍贺大姐,扑在伤员身上,用自己产后虚弱的身躯保护了同志,然而自己却被炸得遍体鳞伤,罪恶的17块弹片伴随了她的一生。”
“至此,四渡赤水之战结束。国民党的几十万重兵,居然被我军近乎神奇般地初步摆脱了!”程斯宇回到讲桌前,停顿了几秒,环顾了一下教室,继续说道:“同学们,我们总强调红军的特长是机动作战,大家想没想过,这个机动性来自于广大红军指战员的双腿和脚板儿吗?不是啊!红军战士和国民党军士兵一样,都是血肉之躯啊!这个机动性,来自于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来自于崇高的革命理想及坚定的革命信念!就像萧华将军写得那样:“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下课后,一个学生说,虽然是坐在教室里的座位上,却像是身处其中,跟着红军一起完成了一次“四渡赤水”。
有几个学生是程斯宇的忠实粉丝,这节课已经听了好几次。其中就有电气自动化专业2020级学生李泽宇,李泽宇是在去年大一上学期的选修课“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认识程斯宇的,他给程斯宇写了封感谢信:“刚进大学校园的时候是很迷茫的,完成了高考,下一步该追求什么?钱呗。可上了程老师的课以后,彻底颠覆了我的人生观。”
程斯宇的课成了李泽宇的念想,后来,李泽宇偶尔会给程斯宇发微信聊天:“他告诉我人生价值不在于追名逐利,而是实现自我价值。每次和他聊完天都感觉满腔的热血,想让自己强大起来,将来走出校园的时候能做个有用的人。”
思政课为什么要板书?
PPT不香吗?
程斯宇是文科出身,本硕博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2018年到天津大学任教后,程斯宇承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讲授。大部分情况下,程斯宇要面对的是工科生。他发现,与文科生擅长阅读大段文字类资料不同,工科生更习惯直观化的表现。每次走进刚上完工科专业课后的教室,黑板上密密麻麻公式演算的板书都会引起他的注意和思考:板书这种形式,能不能适用于思政课呢?
第一次,程斯宇试着用坐标在黑板上画出了从古代到近现代中国国力和西方力量的对比发展走势。第二次他在黑板上标注了中国共产党八个早期组织的地理位置,下课的时候有几个同学反馈:“这样讲能听得更明白”。
不过,那时的程斯宇还没有想过要把板书常态化。
2019年夏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各高校要重点围绕“四史”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
从读硕士研究生开始,程斯宇就一直以中共党史为研究领域。看到这个文件后,他向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出申请,要在建党百年到来之前,开设“中国共产党历史”课,得到学院肯定后,他迅速着手备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四渡赤水’,它是中共党史中一个极其经典的案例。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我就想讲,但没敢讲。因为战史极其复杂,备课、授课难度太大。”
“左图右史”是历史研究的传统。尤其是战史课,人名、地名、时间、命令,所有的信息点都要准确无误。就在备课的过程中,程斯宇发现,要想讲好这个专题,一定要把图带到课堂上,最开始他想的也是用PPT的形式进行展示:“但我转念一想,同学们对PPT很熟悉了,能不能通过别的形式,先把大家的目光吸引过来?我就突然想到黑板的板书。”
这么复杂的图,能原比例放大到黑板上吗?黑板上的地图效果能比PPT上的图片效果好吗?程斯宇心里也没底。
程斯宇悄悄跑到教室里练习了一个礼拜,没想到这就吸引了很多同学的注意,还拍了照片发到网上,上了热搜。
课还没开,程斯宇和这张图就先火了。
程斯宇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图虽然火了,但只是形式,核心问题是得把课讲好了,要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个问题诠释清楚。
四渡赤水是经典老素材,怎么讲出新意?四渡赤水出奇兵,怎么把“用兵如神”讲出来?“如果因为我作为思政课老师水平不行,讲不出精彩,对党的形象会造成极大的损害,得怎么讲,才能hold住这张图呢?”
在自己专业背景基础上,程斯宇又上网检索,挖掘新素材,几乎把所有有关这段历史的内容都看了个遍,筛选、比对信息,力求史实真实准确,文字版讲稿打磨了好几遍。他还看了各种视频,希望给自己的课带来点灵感,但这些视频,有的解说内容好,但听上去苍白无力,有的解说很鲜活,但听上去像电子竞技,不太适合于课堂。
“我决定自己试一试。”
要讲出用兵如神,首先要一气呵成,不能磕磕巴巴。程斯宇把15300多字的讲稿完整背了下来,反复听自己的录音反复强化记忆:“我自己听着,这个神劲没出来啊,语气生硬,节奏不对……”程斯宇甚至找出单口相声大师的相声反复听,体会他的节奏和表达上具有代入感的要领,把自己的讲稿打磨得尽量口语化。“又录了一版,初步感觉出来了,但还是差事儿,历史讲清楚了,但是没有做到震撼人心,差在最后的结尾了。”
此时距离正式开课还有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程斯宇吃不好也睡不着,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完美的结尾。后来,他干脆把自己关到办公室里,单曲循环放电视剧《长征》主题曲毛主席的《七律?长征》。“突然,灵感来了!我瞬间脱口而出了这么几句:陷入重围之时,怯懦惊慌之徒,环顾四方皆绝路,勇武智谋之士身处死地亦逢生!逆境与失败没有必然联系,逆境只会让之后的成功更加绚烂光辉!”这两句话,就成为了这节党史专题思政课结尾的点睛之笔。甚至有同学专门把程斯宇在课堂上讲这两句话时的情景录成小视频留存。
2020年秋季学期,“中国共产党历史”课开讲,程斯宇一“战”成名。
老师的影响力是几何数量级的
程斯宇是辽宁丹东人,家在鸭绿江边。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是医院护士,家庭条件一般,小时候也吃了些苦。
上学后,他开始从课堂上听到党的故事,受到一些党员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当地学校经常组织同学们到抗美援朝纪念馆参观学习,程斯宇对党慢慢有了概念。
为了追求进步,程斯宇在初中时就写了三次入党申请书,2006年4月18日,还在读高二的程斯宇18周岁生日转天,学校召开支部大会发展他为中共预备党员。
入党前,代表党组织和程斯宇谈话的是学校的学生处主任。程斯宇说,那次谈话内容他一辈子都忘不了:“老师说,组织上这么早发展你为党员,不仅是看中了你的才华,更看重的是你的德,希望你入党后,用你的才能和品德给组织做贡献。”
从入党开始到现在,程斯宇对自己的未来有过三次明确的规划。
最早是想成为一名人民公仆,后来想过去部队,第三次就是想当一名大学老师:“这三次选择的终极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想找到能把人生价值最大化的岗位。”
程斯宇认真计算过,选择成为一名老师,尤其是一名思政课老师,它所产生的影响能达到几何数量级的,思想上的影响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按照程斯宇现在在天大的授课量,一年仅在正式课堂上就至少能接触800名学生。当他们成为国家栋梁时,又会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
当老师是件苦差事,同学们不知道的是,每天西装革履在讲台上激情讲授的程老师从准备开设“中国共产党历史”课到现在已经暴瘦近30斤,心肌缺血、颈椎痛已是家常便饭,复方丹参滴丸和颈托常伴其左右。不过,程斯宇本身就异常能吃苦。读博时,因为生活拮据,程斯宇一度把一天三顿缩减成一天两顿,攒下来的钱是为了到晋冀鲁豫四个省档案馆去查阅资料。
在生活中经历磨难时,程斯宇就一遍一遍地看党史,党史里的精神力量让这个青年一次次挑战自己,也驱使着他一次次站上讲台把这些力量传递给更年轻的学生们:“我知道这样的精神动力对于青年人,尤其是正在遭受挫折的青年人来讲是何等宝贵。”
最近,程斯宇又搜集到不少有关四渡赤水的资料,讲稿已经补充到17500多字,在建党百年纪念日到来之前,预计将充实到两万字以上。
他在朋友圈里写道:这堂课不属于我自己,而是属于党和人民军队的,在前辈们创造了这段历史的八十多年后,还有年轻一代的共产党人,正在全力把这段历史讲给更年轻的人,他们的牺牲没有白白付出,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励后人!
来源:天津广播
- 上一篇:西安市普田燃气灶维修
- 下一篇:大连巧太太燃气灶售后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