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普田燃气灶

普田燃气灶熄灭

2022-05-05 来源:我的读书体悟

普田燃气灶熄灭(普田燃气灶打火针更换)

黔路难行,自古已然。

“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临黔地绝壁险岭,通达如王阳明也不由感慨。

北盘江大峡谷。

巍巍云贵高原,孕育着无数宝贵的自然资源,但高原上的万千大山,也为这里的人民竖起了难以逾越的屏障。与世隔绝的延续,是千年贫困。

上世纪60年代,无数有志青年,响应党中央“建设大三线”的号召,跋山涉水来到这片蛮荒之地,在高原上建设起了城市、工厂。

“三线”建设时期的公路建设(资料图)。

六盘水,便是这片高原上一颗最闪亮的“明珠”。

建市以来,六盘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一条条公路,犹如人体的大小主动脉、毛细血管,维持着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

然而,这依然远远不够。

“三线”建设时期的公路建设(资料图)。

本世纪初,岩博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要带领村民修路,连接大山外的世界。过去,这里只有人踩小道,运输靠人背马驮,贫穷根深蒂固。

“就是用双手刨,也要刨出一条通村路。”3个多月时间,全村人搬石块、掌钢钎、抡大锤,硬是开凿出一条4.5米宽、3公里长的山路。

这条路,成为岩博村摆脱贫困、通往小康的起点。

有路,就有希望。

时光荏苒,岁月流转。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一项项国家战略的实施,推动六盘水公路建设“质”的飞跃——过去的泥巴路、碎石路,变成了水泥路、沥青路。曾经遥不可即的高速公路,也渐渐从纸面走进了现实。

绿色交通。 张家裕 摄

2008年11月,随着六盘水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镇胜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贵州段)的正式通车,六盘水公路建设进入了“高速时代”。

往昔天涯,而今咫尺。高速公路极大拉近了高原地形上两地间的距离,以前“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逐步让位给更便利、快捷的高速公路。

水黄公路沿途风光。

过去的交通要道“八大弯”,如今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015年1月6日,六六高速通车。何勇 摄

2017至2020年,六盘水打响“383”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三年会战”。

“383”项目,包括3条高速公路、8条一级公路、3条铁路。

3条高速公路:赫章至六盘水高速公路、普定至盘州高速公路、玉舍至普田高速公路。

3

8 8条一级公路:大坪子至董地一级公路、G356花泥坝至纸厂公路、织金水城一级公路、六枝黄果树公路、六枝至关岭一级公路、发箐经南开至金盆公路盘州至宣威一级公路、盘州一级环线。

3条铁路:水城—盘州—兴义城际铁路、六盘水经威宁至昭通城际铁路、水城至纳雍铁路。

3

中铁五承建的安六铁路1标段。任梅 摄

项目一旦完成,六盘水高速公路里程将突破800公里,将形成“五横三纵两环”的高速公路主骨架(五横:杭瑞高速、都香高速、普盘高速、沪昆高速、织六高速;三纵:纳兴高速、水盘高速、玉普高速;两环:六盘水市高速公路大环线、市中心城区环线),形成16个外连通道、5条东西向及3条南北向大通道,形成以市中心为圆心,便捷连接周边市、州的“2小时交通圈”。

从高速公路往乡镇、村寨延伸,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也如期完成。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许斌 摄

2018年,脱贫攻坚“四场硬仗”中的农村公路“组组通”首战告捷,六盘水共建成“组组通”公路6707公里,沟通3069个30户以上村民组,实现了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畅,农村公路建设排名全省第一,打通人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成为建设进度最快、群众获得感最强的民生项目。

建制村通畅率达到100%。张家裕 摄

有着“人背马驮”历史的岩博村,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村里的道路沥青铺就,车辆行驶在路面上,平稳无声。从这条路上,装载着农特产品的车辆,驶向高速公路,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全国各地。

如今靓丽的岩博村一角。

从高处俯瞰,六盘水的连绵群山,被一条条“天路”劈开。这些“天路”,正通往工业发展、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气势恢宏的北盘江大桥。

故事链接

一条路,可以扭转乾坤

无论到哪里,群众感受最深的是路改变。

盘州市鸡场坪镇黄泥包村,是一个典型的贵州边远山村,也曾经是鸡场坪镇唯一的深度贫困村。

路难行,长期以来制约着黄泥包村的发展。

有多难?“2017年以前,村里80%以上的道路都是泥巴路。只要一下雨,出行便成了‘老大难’。雨鞋是必备的‘标配’,一脚踩下去,泥巴能没到膝盖。”黄泥包村“第一书记”徐祥斌说。

落后的交通,阻隔的不仅仅是出行,还有创业致富的希望。

2013年,黄泥包村第4组村民卢小芳返乡创业,开办了一家养猪场。猪养出来了,可怎么卖出去成了难题。市场上6.5元/斤的收购价,降到5.5元/斤都没人要。主要的原因,就是路难行,运输成本太高。

没过两年,养猪场便宣告关闭,卢小芳再次踏上了外出打工的旅程。

时移世易,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村村通、组组通、串户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块“硬骨头”被一点点啃下,黄泥包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变后的黄泥包村,吸引着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以前环境太差,路又不好,想做点什么都没得条件。”村民夏波说,这两年,看到家乡的变化,便萌生了回来发展的念头。

如今,夏波的养鸡场办得红红火火,一年多时间便卖出3000余只,毛收入20余万元。“我要教会更多的人,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还有更多像夏波一样的年轻人,通过发展养鸡、养鱼等产业,开辟更多的增收渠道、带动更多的人共同富裕。这些充满创业激情的年轻人,让逐渐“空壳化”的农村重焕青春,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记者手记

找准突破口 劣势变优势

以公路建设为代表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尤其是深度贫困村农民稳定脱贫、农村长久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

交通条件落后,对于深度贫困村的制约,怎么说都不为过。在盘州市鸡场坪镇黄泥包村,过去仅有一条简易的山路与外界相连,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曾经有村民卢小芳开办养猪场创业,可猪养出来了,怎么运出去成了大问题。没两年,养猪场便关了门,返乡创业的卢小芳再次外出打工。像卢小芳这样的例子,在许多深度贫困村并不鲜见。交通条件的落后,不但隔绝了农产品外销的大门,也熄灭了依托自然资源自主脱贫的创业梦想。

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劣势也会转变为优势。地势偏远,也意味着自然生态完好、旅游资源丰富;与世隔绝,也意味着人文景观别具一格,是寻觅乡愁的好地方。在一些深度贫困村,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走上了“农旅融合”的脱贫之路。

把路修到贫困村去,既解决了群众最直接的出行需求,也为农村创业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是村民自主创业、稳定脱贫的可靠保障。

六盘水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迪 报道

编辑制作六盘水日报社

热线:0858-8261670

总监制:彭绍良

总值班:赵芳 值班编委:宋建英

值班主任:江弢 责任编辑:邓文理

今日凉都 凉都快报 六盘水日报微博

公益广告助力脱贫攻坚

友情链接